运营风险如何控制
发布时间:2021-01-08 01:06:30
阅读:次
来源:剪切机厂家
大多数P2P平台的运营模式,其实是“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化。或者说是,运营在互联网上的“民间借贷”。
对于这类平台,则完全按照“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的做法,重点监督P2P平台是否有完备的风险提示体系、符合法律规定的收益率控制以及借贷信息是否真实等。
对于网民参与“民间借贷”类P2P业务,P2P平台作为中介,应该帮助出借人与借款人建立合法有效的借款协议,尤其是要确保利息约定明确、利率约定符合法律要求等。
因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1)、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息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借款期内视为未约定利息,借款到期后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2)、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3)、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也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超出法律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但从实际运营来讲的话,如果P2P平台无法对用户,尤其是出借资金的用户给予一定权益保障的话,则会限制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也就会影响到P2P平台的募资能力,进而影响该平台的持续经营。
简单说,该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和防范“平台自融”模式。因为一旦涉及“自融”,P2P平台已经不是第三方,而成为民间借贷的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