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风险准备金被封杀?网贷监管应把握好尺度问题

一个月之前,曾有消息称,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在2月17日召开了P2P整改会议,提出了禁止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这一新规,这无疑在网贷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然而几天后,禁设准备金被北京网贷平台否认,称并未收到相关通知,广大投资人才松了一口气。不过,近日网传北京监管部门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其中第41条明确禁止P2P平台设立风险保证金、准备金、备付金等提供担保,或者以此进行宣传。
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反转,大家普遍关心的风险准备金还是被监管部门封杀了。笔者了解到,不少投资人情绪激动,表示要么不管,一管管死,一刀切比不作为更可怕,这让普通老百姓以后怎么敢投P2P国标电容器!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监管部门的意图是要通过各项禁令来肃清网贷平台的运营乱象、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初衷是好的,不过,不完美的一点是,其并未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及行业发展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如何监管才能真正实现用户的投资安全、保证P2P平台从风险频发到有序运营的平稳过渡、促进网贷稳步向前。换句话说,在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下,此新规过于苛刻,监管尺度有待调整,否则很有可能造成过犹不及的反作用效果。
举个例子,当你坐上了一辆高速向前行驶的汽车,因为速度过快很可能会引发车祸,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当然是踩刹车减速,可是刹车一下子踩到底并不好,汽车很有可能会失去控制出现人员伤亡,正确的做法是慢慢踩,给所有人和车一个反应时间。三益宝理财分析师表示,正如网贷投资人,从一开始接触平台,风险准备金就给予了其一道心理防线,虽然也许当大额逾期坏账发生,部分平台的备付金并不能完全覆盖,但聊胜于无,突然禁止使投资人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而且,平台向投资人推介项目,有对借款人审核、监督还款、风险把控的责任,当因审核不严而产生了逾期坏账,当风险备付金消失,这部分的责任平台应如何承担呢?
除风险备付金外,北京监管新政还禁止了校园网贷业务,在该问题上国标内嵌螺母资料,笔者同样持有尺度过严、堵不如疏的看法。未来该地区P2P行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笔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