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黑龙江印刷业发展分析(一)

黑龙江省现有4686家印刷企业 (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35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2家,其他印刷企业1550家,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59家,打字复印企业2836家,外商投资印刷企业9家),从业人员4.8万。1015期间,龙江印业面临着高新技术和网络化的冲击,势必加速产业结构的调解,大量淘汰低效 、低质印刷设备;伴随着人才和资本短缺的矛盾加重,教材印量逐年减少,印刷业的微利时期已来临。
产业范围欠发达
发展任重道远
2006年,全国印刷业(不含印刷设备和器材)总产值约3326.7亿元,该省同期印刷业产值15.336亿元,约占全国的0.45%;全国印刷业利润约330亿元,该省同期利润0.765亿元强拆自建房如何申诉,约占全国的0.23%。
在企业范围方面,目前黑龙江省年产值超亿万元的企业仅2家,远低于广东省的45家、上海的22家和北京的9家。与东北3省其它地区相比,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居于末位,发展情势不容乐观。
黑龙江省印刷业的欠发达,历史缘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1,出版实力偏弱。该省各出版社的精品书、市场畅销书与发达省份相比较少,本版书显现萎缩态势,出版业欠发达给全省印刷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使得印刷活源相对不足、发展趋势变缓。 第2,产业结构不公道。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缓慢。市场上出现两少1多的格局: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团体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少,相应地,市场开辟能力差拆迁不办手续拆房怎么办,设备和管理落后的企业较多。这类市场格局,使该省在全部包装印刷市场前景广阔的情势下,发展相对缓慢。
第3,营销思路不开辟。大多数印刷企业经营观念落后、管理粗放、效率低下,过分依赖教材等出版物,不重视开发其他印刷品市场,使印刷企业特别是书刊印刷企业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市场压价、相互拆台等现象还引发出个别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企业管理中,计划经济的烙印比较明显,相当多的企业市场开辟能力差,生产任务不足,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很多国有印刷企业体制不新、机制不活,历史包袱重,步履维艰,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第4,印刷设备整体落后,印刷技术人才匮乏。目前,全省印企装备仍以国产设备为主体,高级设备数量较少,高级印刷能力偏弱拆迁补偿不合理咋办,而市场上高级印刷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致使印刷产业结构不公道更加突出。
同时,印刷企业高级技术工人和懂经营善管理人才严重短缺,有些企业留不住有真才实学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北雁南飞,人才流失严重。业内专家指出,企业设备落后,花些钱就可以够更新;而技术工人的素质提高,却不是花钱就能够吹糠见米。
上下游同时挤压
融资难使得迅速发展难
黑龙江省印刷业的发展速度略嫌缓慢的缘由何在?
其1,企业改革相对滞后。这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印刷行业的发展。1方面,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急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国有印刷企业不管在体制上还是范围和档次上,与发达省份国有印企的差距较大。目前,该省大部分国有印刷企业仅仅依托计划调理的中小学教材印制任务在苦苦支持,1直在低迷中徘徊,产品结构单1、档次低、效益差,还在围绕低水平的产品展开竞争,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少得可怜。另外1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集中程度低,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范围小,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状态,影响了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甚少。相当1部分集体企业无经济实力更新设备。小型印刷企业虽然船小调头快,但缺少抗御风险的能力,经不起市场冲击。